西周:石门岭古道
【方位】象山县西周镇官山村关山-宁海县大佳河镇石门村里袁
【风光典故】
石门岭因岭上有岩相峙如门,故名。石门岭系象山、宁海二县界岭,亦因西至宁海石门得名。东北起西周镇官山村西里富贵桥口,西南至宁海县石门里袁村东,长3400米,爬高约310米,弹石路。岭顶海拔382米,名寨岗、石岗,有石寨、蛇岩,明嘉靖《象山县志》有载。清改驿道。
石门岭古道不单是古代官府、公差、军队从陆路出入象山的交通古道之一,更是宁象两县,特别是居住岭东的象山西乡各村,岭西的里袁、外袁、葛家茶院、大佳何等村民贸易的唯一通道。
石门岭山路上有古木森然。据说,官山村的先祖早在六七百年前就在山上开辟梯田,一层一层直至海拔600米。岭上有个清风寨,传说是当年太平军溃败后,有一部分人在此占山为王。当时的老百姓曾深受其扰,岁月和解了一切的矛盾,如今留下清风寨(强盗园)的遗址。
两县民间通过这条古道展开贸易,代代相传,至少也有千年历史,在明清时期形成规模。到六七十年代,象西公路通车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早间的贸易都是以物换物为主,岭西宁海村民主要以山货、竹木、柴炭,换取岭东象山的稻米、鱼虾、食盐等物资。
古时的石门岭重峦叠嶂、森林茂密、大树参天,栖有野猪、角鹿、野兔,还有虎豹等猛兽,据说1969年还打死过老虎。为防猛兽攻击,山民过岭贸易都成群结伴而行。
抗日战争时期,县城沦陷,当时身为定(海)象(山)县长、三(门)象(山)指挥部总指挥(少将、旅长)的苏本善率兵撤至西周官山村,入住信大房,这里也就成为象山抗战临时指挥部,直至抗战胜利。
1949年7月6日起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65师从宁海经古道由西向东挺进丹城,作为与宁海一山相隔的西周,成为了象山第一个被解放的地区。
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逢三、八官山市,二、五、七、十下沈市,三、八西周市,天刚蒙蒙亮,站在富贵桥头,就能看到岙里有宁海人仍三五成群、七八成队而行,有的背着一头缚着米袋的扁担,有的挑着两小提桶,多数挑着百多斤的柴担。他们的柴担与众不同,一般是一头竖着另一头平缚,或是两头都平缚,俗称宕宕挑。为什么要宕宕挑呢?因为从宁海翻岭过来,是先上岭,后落岭。如果柴担两头都竖着挑,上耸(陡坡)路段、柴蒲头株着地上就走不动,柴担要以平缚的那头在前面,落岭是后高前底下坡,柴担要调头平缚在后头,否则柴蒲头拖到地,走起路来很吃力,先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采用这种方法,上岭下岭就省力方便多了。到了集市就吆喝开了,“卖柴啰……卖柴啰……”,常言道“冲杠两头尖,拔出现铜钿。”他们拿着柴钱拥到集市或船埠头买些咸虾、海蜇、鳄头等水产品,把两只小提桶装得满满的,有的穿墙弄走巷道,吆喝着“籴米啰……籴米啰……”,他们通常籴四六斗米,把籴来的米,倒在帆布做成的米袋里,这种米袋现在基本上没有看到了,它是基大口小成圆形,上口有四只长角,装米后四角缚紧成为一只球型,扁担头直接穿在米袋扣,好像扁担两头挂着两只灯笼;再买一些酱盐及生活用品,在约好的地点集中,各自挑着采购的物品,结伴赶回宁海去。他们用的扁担有的是木制的(柏树做的),多数是竹制的,一般是平扁担(不是翘扁担和宕扁担),挑着这样担子一步一耸、一步一耸,有的还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,走起路来特别轻松,三五成群、七八成队,在阳光照耀下行进在古道上,一人一个影子,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可惜现在是看不到了。
在岭东的村民去宁海主要“柯小猪”,同样逢宁海城关、梅林、桥头胡市日,早晨头鸡啼就准备出发,扁担一头挂只猪筛,一头缚着一根绳。前日约好也是三五成群,穿着半新旧的草鞋(这样的草鞋不轧脚,走长路再舒服)结伴而行,翻越石门岭古道,向目的地进发,早出晚归,通常在晚饭前后,他们挑着担子,一头是小猪筛,一头是用绳子缚好的泥埠(泥块)。为什么要从这么远挑一块泥埠呢?因为在民间泥埠是会发(化)的意思,它蕴含着小猪大得快的寓意。他们肩头的扁担也是一耸一耸的,同样发出吱嘎吱嘎有节奏的声音,伴随挑着希望归来的步伐,又是一道别致的风景。但是这种镜头只能在老辈记忆中享受了。
官山村由关山、八亩2自然村组成,村委驻地关山。关山自然村朱姓居多。元元统间(1333-1334),其祖自泗洲头唐翰迁此建村。因三面环山,地势险要隐蔽,村东北出入口筑一亭形成关隘,故名关山。亦传朱姓祖在明代多人做官,又称官山。八亩朱、孙姓居多。清道光间,孙、朱2姓祖相继由下沈、关山析此。因村边有8亩大的水田3块,故名。仙人岩为农点。朱姓。清道光间,关山朱姓派往管山发族成村。山上有二块悬岩,传留有仙人脚印,故名仙人岩。村由岩得名。1989年村民移居关山。
【参考轨迹】石门岭古道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