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行宁波

Version 2.1.7

宁波古道与驴行线路

石浦:大炮岭古道

【方位】石浦镇蒋上湾村蒋家湾-晓塘乡黄埠村花湾

【风光典故】

根据史料记载:黄埠曾经外出走的都是弹石路,出门就爬岭,向东去石浦要爬黄埠岭,向北去定塘要爬同盟岭,向南去全是要爬大炮岭。

大炮岭又称隔岭岗大泡岭,因地处石浦镇蒋家湾隔岭岗大泡台而得名。东南起自石浦镇蒋家湾(高3米)上白云庵上隔岭岗,西北下至平步岭脚(高31米),至花湾村。岭高228米,长1800米,弹石路。

岭头有横路东北上稻桶岩(316.3米),至平步岭头,长1000米。岭西北段荒废,东南段因白云庵而完整。

清嘉庆间,蒋家湾自然村蒋姓祖从宁海水车迁此建村。因处山湾,以姓得名。现葛姓约占三分之一。当时,山下还是海涂,先人落脚在后背山腰。该山山顶圆平如稻桶,称为稻桶岩山,为大金山脉西延第一小高峰。站在山下仰望,稻桶岩山如同一把张开的大纸扇,向东、向西斜伸为两组矮山岗,山顶、山腰平缓铺展,山腰下方陡峭收缩。

稻桶岩山顶下方有座古刹白云庵,上山道路有两条,中间小路,水泥铺浇,宽约1米;西坡公路,盘山而上,长约1000米。

小路人迹罕至,两旁草木丛生,藤刺缠绕,高树挺立,浓荫遮盖。人行路上,如同钻进黑黝黝洞窟窿。攀上一段陡坡,眼前豁然开朗,一座六角凉亭出现在眼前,亭名林波亭,碑记为乡贤陈苏林捐资所建。

平头岗水库水面平静碧绿,山峰亭岸倒映库底,像一面明镜镶嵌在山涧,一处临水幽静好地方。平头岗是蒋家湾先祖栖居创业之地,山高坡缓,黄土深厚,随意挖个穴,水苗就渗出,但奇怪的是一般中小雨,溪坑不流水,大山如吸水海绵,即使久旱也不干涸。先人在水库周边开垦平整出20多亩山田。几十年前,生产队还在这里种植水稻。山田稻米圆,煮饭香喷喷,那时均留作社员口粮。

主峰两侧绿荫铺盖的山冈说叫十八档,下面有先人开挖修筑的十八道石砌梯坎,高约一二米,用来种番薯等。

过平头岗,往东有条横路,走过百余米,柴丛中有块大岩石,叫大石莨,上面已被树木掩没了。原来这里到山顶,有大小两条岩石带,相距30余米,两莨宽五六米,高出山体一二米,长有一二百米。过去柴少岩裸,形同两道长城伸展,景象奇特壮观,那是大自然造山运动遗留的杰作。

山顶西首白云庵。该庵坐落平头岗上方一块小盆地里,正面一排为东厢楼、大雄殿、观音阁、西厢楼、祖师殿,殿宇巍峨,青山围拱,黄绿映衬。伫立平台俯瞰,石浦港内马路纵横,高楼栉比;海上烟波浩淼,泊船列岸,船只穿行,一片繁忙景象。远望东门、对面山、南田诸岛,山岛耸峙,星星点点,气象万千。

清道光年间(1821—1850),有位台州孤寡老人流落于此,起先栖息在该洞穴,垦荒自养度晚年。他看过山下普堂庵,规模四合院,觉得稻桶岩山清水秀,灵性佛地,于是塑立神像,四出募化,逐渐盖起供佛平屋,因山高雾绕,幻景飘渺,故名白云庵。但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佛殿年久失修,基本坍废。七八十年代,当地信徒捐资重建,扩劈山路,盖成小四合院。

白云庵兴盛期始于善德师,蒋家湾人说起善德,无不称奇和敬意。善德俗名王彩娣(1941—2018),鹤浦镇流水岩村人。1980年,她不幸罹患乳腺癌,那年39岁,到过上海等地医院,诊断为癌症中后期,疗效不佳,退回象山。家人于心不忍,挽人送到到白云庵疗养。王彩娣自小信佛,整日打坐念经,吃药静养,不知不觉病情好转。她削发为尼,笃信佛道,赢得众人信任和赞助。开始修山路,建殿阁,办佛事,白云庵名气越来越大。善德直到78岁圆寂。

花湾叶姓占6成。清道光间,叶氏夫妇自天台上叶村来象织布谋生,定居于此。相传其时,茅草漫山遍野,逢春夏之交,花絮随风飘飘悠悠,犹如隆冬飞雪,且村处小山湾,故名花湾。

岭南古道保存尚好,全长约1.0Km,爬高约190m。岭北荒芜,暂无实际行走轨迹。

【参考轨迹】大炮岭古道

更新日期: 2022-03-12

发布日期: 2022-03-12
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