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行宁波

Version 2.1.8

宁波古道与驴行线路

西周:界岭古道

【方位】西周镇柴溪村大岙-牌头村龙华庵

【风光典故】

1.此岭原为象山县、宁海县的界岭,故名。

2.柴溪村现由蒋家岙、万金山、柴溪、海头庵、下岙、赵家等自然村组成,村委驻地柴溪。原属宁海县。1957年年底,宁海县柴溪、蒋家岙、万金山等3村划归象山县管辖。

柴溪古称槐溪,清道光十八年(1839年)改称柴溪。又说自唐武则天朝就有重臣刘高益隐居此地(后迁居丹城),至南宋年间有陈氏祖先陈绍昌从福建迁入,始繁衍成族,终成西乡大村。人丁兴旺,血脉源远流长,堪称好事,但因了方言“槐”与“坏”谐音,就轻易改了原本诗意盎然的“槐溪”名,着实让人不甘心。只能梦里想象——春到江南,傍海山村,溪桥两岸,槐花飘香,一千年光阴,仿佛都在这小小的一朵花里流淌至今……

那道“槐溪”也确实够长,南北长约5000余米,从村南海拔高600余米的分水岗北坡蜿蜒而下,穿村而过,直通村北柴溪埠头,一头钻进象山港的茫茫洋流,自此不知终端。

柴溪人的口音实是一副宁海腔,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宁海人,只是在宁象两地行政区域分分合合的过程中,最终划归象山。

从柴溪村北至南徒步,一路古祠旧庵,亭阁楼桥,如海头庵、万年桥、陈氏祠堂、敬大房等,像打开一卷发黄的古册,人文故事,野史传说,俯拾皆是。

咸淳三年(1267年),陈氏族人陈吉甫(后改名叶梦鼎)67岁时官拜宋度宗右丞相。一时街巷传颂:“在京叶丞相,出京陈吉甫。”陈吉甫十岁时他舅舅叶日宣去他家做客,中午坐在廊前打瞌睡,梦见一条金龙在柱子上缠绕,惊醒后见外甥陈吉甫穿着红肚兜绕着廊前柱子玩,就向姐夫提出要把外甥过继给他做儿子。叶日宣以为外甥将来能成天子。天子没摊上,但成了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”的大丞相,也说明好梦给叶家门第带来了说不尽的荣耀!

柴溪陈氏六世祖陈用中,字端夫,他是大儒方孝孺的好友。史书说他“少负才俊,读书过目不忘”,且做过汉中司训和德兴一个小县官,但“性刚烈,好饮,颓然自放”,这任性,造成了他后来的悲剧结局。明建文元年(1399年)至四年(1402年),燕王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役”,夺取侄子建文帝帝位后,命方孝孺起草登基诏,方坚执不从,被灭十族。这本来没陈用中的事,但他读书人的梗与直占了上风,遂作《吟墨竹》诗,说“作墨竹歌以见志,卒与正学(人称方孝孺为正学先生)同死节也!”他以死殉了方孝孺和儒家这副大节,同时也将自己铸进了后人常颂扬的“台州式硬气”这块钢字头招牌。

至清康熙年间,方孝孺得到平反,陈用中也同时“恢复名誉”。陈氏族众出资造了天德庵,以为纪念。

老大份宅院门朝东而建,宽有4米有余,俨然一副大户人家院落的样子。粉墙黛瓦在岁月侵蚀下已光彩不再,曾有的精致雕饰也剥落无影。走进大门,里面还有两道门。一道东向,另一道朝南,通往庭院与正屋。这三道门的建筑在柴溪可是独一份。大门朝东,而正屋却是朝南的,于是便有了一条巷子。走到巷子尽头,左手边围墙上却还开了一个圆形的月洞门,通往他人的院落。月洞门如同一轮十五满月的门洞,古雅宁静,透露出浓浓的清代风格。

老大份雕饰华美,屋子布局更是与众不同。正屋看似只有三间,里面却是别有洞天。穿过小门,屋后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天井,天井后有一影壁,由于年代久远,影壁上曾有的书画都已消失不见,只留下黛色的砖瓦。绕过影壁,老大份后还有一片葱葱绿地。

以前这里是老大份里的后花园,上面还有一个观景台,过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富家小姐们也就只能透过这里,想像一下外面的世界。

敬大房只有正屋与东西两个厢房。门楣上“居仁由义”与“勤俭持家”两幅石刻大字向我诉说着主人的精气神。老大份、敬大房之类老宅会随时光而慢慢被世人遗忘,但陈氏先祖的精神却会通过后人的口口相传,永远被铭记。

3.牌头村由牌头、下新屋2自然村组成。村委驻地牌头。

牌头行馆古建筑群位于村中部,建于清中期,坐北朝南,平面由山门、戏台、正殿及东西厢房组成。正殿五开间高平房,明间侧缝为九架前后双步廊用四根金刚柱抬梁。次间为五柱,中柱分心。两侧稍间穿斗式。 东西厢楼各三间一梯,均为五架梁,明间用二柱,南北次间为三柱抬梁式,南次间依山门稍间北侧设有楼梯。戏台用四柱,面朝正殿,背靠山门。山门五开间,与正殿相对应。明、次间均为大门,两边是包前墙稍间,均为五架穿斗、抬梁混合式。

该行馆布局合理,高大宽敞,柱梁用材粗大,山门廊上设卷棚顶,月梁双面浮雕“赶珠龙”,“垂莲柱”作呈花蓝状,檐柱上雕饰斗拱和“玉兰花”形雀替。戏台东、西、北三面檐下栲有斗拱,内顶设藻井。大殿原有祭台已拆除,残存台基石条。两块木匾额已无存,但四个匾坐依然保留,前廊上方两个雕刻“牡丹花”,后今柱廊坊上两个浮雕“故事人物”。四根金刚柱上嵌有福、禄、寿纹雀替。明间后今柱垂梁坊和墙壁上方还书有“红卫台”“毛主席万岁”字样,系文革动乱时这里曾是批斗场所。现该行馆保留完整,不但体现了古建筑本身工艺,更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价值,目前国内保存不多。

4.古道在《中国地名信息网》中有记载,有照片证实存在,尚无轨迹。爬高约30米。

【参考轨迹】[界岭古道]待探

更新日期: 2023-12-30

发布日期: 2023-12-30
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