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行宁波

Version 2.1.8

宁波古道与驴行线路

西周:乌沙岭古道

【方位】西周镇乌沙村-淡门港

【风光典故】

1.乌沙岭南起乌沙村,向北越岭至淡门港,岭顶海拔74.5米,全长约550米,由弹石路、泥路组成。根据《象山县志(民国)》记载,从乌沙山南侧自东向西过岭的岭道亦属该古道。

2.乌沙村由乌沙、山后塘两自然村组成,村委会驻地乌沙。

乌沙自然村村民以李、杨、徐3姓居多。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1),李姓祖13世孙自鄞县十八都三桥迁此建村。后徐姓组自鄞县胡里埭迁入。以山得名。传原称护锁山,意谓保护文岙锁住象山港,文岙人称为护锁山厂。清同治间,李姓特建走马楼24间,遂改为乌沙山,改村为乌沙村。

山后塘村民以杨、伊居多。清同治间,邬姓为乌沙徐家看山居此。后伊、杨、李、何陆续迁入。初由乌沙山后得名山后。光绪五年围塘180亩,称山后塘,村以塘名。

3.李家走马楼规模宏大,用材考究。据《象山县地名志》载,李家走马楼建于清同治年间(1862—1875),坐北朝南偏东,平面布局由前后两个院落组成,砖木结构楼房,楼上楼下均二十四间,四角设四个楼梯;前后有三个天井,一层走廊和天井地面用石板铺设,中间一个天井铺设通道,两厢山墙砌有马头墙;屋顶除两厢楼南山墙小歇山顶外,其余皆硬山顶;楼上楼下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,“甚至骑马都可以在里面畅行无阻”,故而名为“走马楼”。 2010年,李氏乌沙走马楼被列入象山县级文物保护点名录。

走马楼的大门位于前围墙正中,门前有影壁,顶部仿木楼阁样式砌筑,门额嵌有匾额,有阳刻篆体“居之安”三字。一笔一画宛然当年,似乎仍然传达着昔日主人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。大门雕塑精美,工艺精湛,具有较高的建筑工艺价值。虽然雕塑局部损坏,但依然能分辨出“刘海戏蟾”“三星童子”“三老赏太极”等人物故事。难能可贵的是,走马楼有十分考究的排水系统,天井内设有“明前凿”,四周布置排水浅阳沟,雨水可沿着“明前凿”流入排水沟,十分科学合理。

4.象山至明州(宁波),古时取海道,乌沙山姜屿渡是主要渡口,也是西周最早船渡。据史料记载,洪武二十二年(1389),西周乌沙角设置姜屿渡,渡口为吴七娘之地,又名吴七娘渡。从姜屿渡下海,至奉化东宿登岸,是象山至宁波的便捷的海路交通。同年,信国公汤和“檄奉化置船3艘,渡夫6名”,遂为官渡。1482年,从姜屿渡分拨官船一艘,渡夫3名,设县西公馆于潘埠,渡淡港至奉化翔鹤潭。

乌沙山有乌沙港,是中等良港。道光志引《海防图·浙洋守御论》:沿海之中,上等安岙可避四面飓风,(象山)凡二十有三处,中等安岙可避两面飓风者,如乌沙门,凡十有八处,下等安岙只可避一面飓风,不可胜数,必不得已,寄泊一宵。若停久,恐风反别迅,不能支矣。乌沙门,即乌沙山,地处象山港内,四面山峰怀抱,风平浪静,堪为优秀军港。雍正《象山县志》:“自南至北,洋面辽远,岛屿参差,多抛碇寄迹之所,少深涂广澳之地。我之哨巡有定,而贼之来往无迹,故防之尤难。且战船停泊必防飓风,而海洋风势转移仅在顷刻,故必四面环抱之地始可。”

5.古道尚无实际行走轨迹与照片。乌沙山电厂的兴建估计会对该古道有一定的破坏。

【参考轨迹】[乌沙岭古道]待探

更新日期: 2023-12-30

发布日期: 2023-12-30
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