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山:屠家园-大雷山-溪东穿越
【方位】茅洋乡屠家园村石鼓岭脚
【建议线路】屠家园-石鼓岭脚-石鼓岭古道-大雷山-望峰岗-大狮子-小马鞍-大马鞍-溪东村
【运动参数】全程11.6公里,爬高590米。
【风光典故】
“映日山花含宿露,啼莺溪柳带朝烟。茅洋乡里觅幽景,东岙风光别有天。”这是描写茅洋乡溪东村山野景色的美丽诗句。溪东村距溪口街不远,沿溪东公路北行两三公里,就见坐北朝南、绿林掩映的溪东村。该村原名东岙,因重名,1982年取溪口、东岙前一字,名为溪东。参观过溪东村的游客总有印象:这里山林多、水库多、公园多、凉亭多、绿地多、古迹多。
溪东村是块古老土地,早在唐宋时,就有人居住。明景泰间,宁海九龙江石示髦入赘张家,邻居还有赵家、李家等。石示髦生育石保、石贵、石龙、石虎4儿,后称为老四房。石氏深居山岙,艰苦创业,子孙繁衍,已传23代。
溪东村,东贴青龙山,北依仰天山,西靠虎头山,东、西大坑绕村中穿,上下水库拥抱村区,蓄洪抗旱、景观休闲、湖光山色,水气氤氲。
溪东村青龙山西麓有座青龙庙,山门朝西,旁有两棵古银杏挺立,如哨兵忠诚职守。走进山门,道地宽阔,上有一棵老柏树,下方主干挺直,一抱多粗,上枝散伸,叶针翠绿旺盛。问树龄,老人答:“千年庙,千年柏。”正殿5大间,两厢楼3开间,廊檐连成一体。红墙黛瓦,马头翘角,后山绿树茂盛,伸枝半掩殿顶。全庙现占地1.85亩,建筑面积480平方米。
溪东村西面有座长弧形山脉,中间高两边低,站在东面观看,山顶向西南下延成矮山岗,村民称为龙尾巴山;站在西面仰望,山顶高耸突兀,似只昂头大老虎,虎头往西北下伸,悬崖陡峭于管溪岸,称为老虎嘴。1970年溪口、东陈两公社在老虎嘴筑坝截断管溪,兴建虎头岩水库(后称溪口水库),蓄水1250万方。
虎头山西南坡两边矮岗绵延,环抱成小山坳,山上竹木茂盛,郁郁葱葱,山脚平地约40亩,建有各式房屋。前排是一幢黄墙黛瓦古建筑——蓬莱寺圆通殿,殿外墙贴着一块方块:象山县文物保护点。
虎头山脚这片土地过去属于蓬莱寺。蓬莱者,仙境也。象山蓬莱寺历史上辉煌过,传为“北天竺(杭州),南蓬莱”,“宁波七塔寺,象山蓬莱寺”。象山称蓬莱的地方,均与秦朝徐福船队东渡蓬莱取仙药的故事有关,相传徐福到过蟹钳港,见这里山海形胜,心情畅快,命人泊锚暂栖,寻求补给,留下很多传说。正因为太出名,历史上蓬莱寺命运多舛,三毁三建,后人游至无不感慨:“孤殿荒园山野间,夕阳古刹不堪看。蓬莱空有佳名在,谁识辉煌千载前。”
村史廊记载,蓬莱寺创建于五代后梁乾祐二年(922)。北宋治平间,象山县令林旦访此,见青山叠翠,管溪映带,林丰竹茂,鸟语花香,而美中不足的是蓬莱寺堂庑简陋,瓦碎墙裂,一片破败,实煞风景,遂命境内名僧永净主事,扩建寺院。
明朝初年,象山沿海余乱未平,朝廷派钦差暗访,发现蓬莱寺北依虎头山,东携龙尾巴,藏龙卧虎不祥之兆,遂找茬论罪,强驱寺僧,一把火焚烧。时到清乾隆,僧支云筹资重建,清嘉庆僧道川续建扩充,形成殿梁连驳、回廊相连四合院格局。解放后,蓬莱寺虽无菩萨、和尚,但寺院殿房得到村民管护,基本完好,后做溪口水库管理、民工房。1972年冬夜失火,前后大殿、左右厢楼化为灰烬,只剩下中间孤零零圆通殿。1997年村民集资修建,现寺区占地20亩,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。
【参考轨迹】屠家园-大雷山-溪东穿越
作者: 一壶浊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