爵溪:甸平山岭古道
【方位】爵溪街道燕山水库大坝北侧牛爵段公路-甸平山
【风光典故】
岭高144.4米,长约1.5公里,弹石路。甸平山村在岭上,山顶平旷,可容百家,山塘水田数十亩。
过去出爵溪东门至寡妇塘岸有岔路,北经甸平山岭至地厂、公屿达大徐镇、钱仓等地。今岭道北段因公屿人走北塘而废,南段因桔场仍存。
甸平山山顶“宽平廖廓可容百家”,有草甸,可开垦为田,故名甸平山。
山顶原有甸平山村,清代咸丰年间,周氏人家为躲避海盗而迁隐山顶之上,陆续又有叶氏等人家迁居至此,开荒垦田,渐成村落。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高山移民,甸平山村民全部搬迁至山下的爵溪街道。
山顶有470余年历史的寺庙广福院,确实是避世修行之地。
村旁翠屏岗,整体裸露的一块巨型青灰色岩石,中间隆起,向四面呈缓坡舒展,像一只巨大的梭子蟹壳面,因此称为蟹壳岩。面积约有四五亩,被誉为“象山第一平岩”。这里曾经是村民的天然晒场,也是孩童们的天然游乐场。
大小不一的水臼,形态相异,清水常年不干,形似脚印的水臼,被称为“观音脚”。当地有“沉东京”的传说,沉了东京,长了上海的崇明岛。
甸平山,以石取胜,至高山顶称为“八穴岩”,风光最胜,大自然的神奇造化,奇形怪状的巨石如石阵迷宫,石头上大大小小的水臼,向天而望,可谓迷你版的小天池。传说是八仙过海去普陀山朝佛途中的净身洗脚之地。
沿古道而上,山腰处有几块大岩石耸立,岩壁上画有《西游记》里的沙和尚和猪八戒的画像,憨态可掬,色彩也颇为艳丽。再向前又遇见唐僧和孙悟空,以及几块花田,五彩花卉搭配上垂挂着的彩条布料,让人有置身西藏的恍惚感。
【参考轨迹】甸平山岭古道
作者: 一壶浊酒